广通博留学,您身边的留学专家!

关于我们 返回首页

埃耐特留学官方网站-北京、厦门出国留学,移民签证,文书制作,托福雅思SAT培训,出国培训,教育咨询,出国留学中介 英国留学中介 澳洲留学中介 美国留学中介 加拿大留学中介 北京留学中介 厦门留学中介

我想了解:     研究生留学     本科留学      中学留学
频道栏目: 留学新闻 成功案例 院校申请 专业推介 签证指南 院校排名 行前准备 常见问题

香港大学

来源:未知 作者:Hongkong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5-09
摘要: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HKU),是一所位于香港岛薄扶林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学校于1911年创立,并在翌年正式办学,[1-2] 是香港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1887年成立的香港华人西医书院获合并成为了这所新落成大学的医学院,与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同为其创校学院。校方也在1916年举行了首届毕业礼,但后来的日战时期曾对大学的运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二次大战后,学校则继续发展,多个新部门及学院也相继落成。[2]
港大与香港中文大学为当地仅有的两所综合型高校。香港大学是Universitas 21(大学的国际性协会)的创建成员之一,其创校以来一直采用英语教学,以法律学、心理学、人文政治及生物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教育见长。港大亦为全球第一个成功鉴定及上报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体)的研究单位。[3] 另外,也培养了多位香港社会名人,包括法、政、自然科学、工程及医学等学术圈的成员。
学校主页:http://www.hku.hk/


中文名 香港大学 英文名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港大;HKU 创办时间 1911年(辛亥年);1948年复办
港府资助 学校类型 综合研究型
所属地区 香港 现任校长 马斐森
知名校友 孙中山、张爱玲、朱光潜、何鸿燊、许廷铿 主管部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
Sapientia Et Virtus(“明德格物”的拉丁语) 主要院系 医学院、法律学院、牙医学院、建筑学院等
学校地址 香港岛薄扶林道东 学生人数 23,033人(2012年)
教授人数 1,114人    
1、历史沿革
香港大学是香港第一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为香港西医书院的前身首届毕业生。
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也应该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来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当时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另一方面,当时太古公司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事故,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故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也出钱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动工仪式。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
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
港大中文系于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
1961年学生人数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便大幅增加大学学位和课程种类。这使港大学生人数倍增,至2001年有学生14,300名。课程也多达百多种。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数所实验室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2、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底,香港大学有十个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其他教学单位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及其他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如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港大一向推崇高素质教学,为使学生除汲取其本科专业知识以外,能同时有多方面的发展,港大于数年前进行改革,每个学系除了有其独特的课程目标和设计,亦采取以下的共同方针:
发掘学生的才智及个人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沟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电脑知识水平)
开拓终生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急速变化
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断扩阔学术领域
扩阔学生的国际社交层面,体验不同文化
学院 院、系、学部、科研机构
建筑学院 建筑系 房地产及建设系 城市规划及设计系
文学院 中文学院 英语系 中国语文学部
中文增补课程 英文学院 中文系本部
跨文化研究系 语言与沟通系 人文学院
比较文学系 艺术史系 历史系
语言学系 音乐系 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
哲学系 日本研究系 美国研究系
欧洲研究系 语文研习所 法语系
德语系 西班牙语系 意大利语系
葡萄牙语系 希腊语系 瑞典语系
韩语系 日语系 泰语系
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商学院 经济及金融学院 亚洲创业精神及营商价值研究中心
亚洲案例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中心 金融创新及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华人管理中心 亚太经济合作研究中心 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
香港经济研究中心 电子商业科技研究所  
教育学院 资讯科技学部 语言及文学学部 学习、发展及多样性学部
教育资讯科技中心 科学、数学及计算机学部 言语及听觉科学学部
特殊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领导研究中心 公共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学部
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
英语教育教师中心 香港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
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系 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电机电子工程系  
法学院 法学系 比较及公共法中心 国际金融法亚研究所
法律专业学系    
李嘉诚医学院 癌症研究中心 临床试验中心 麻醉学系
解剖学系 生物化学系 临床肿瘤系
社区医学系 放射诊断学系 内科学系
微生物学系 护理学系 妇产学系
骨伤学系 儿童及青少年医学系 病理学系
药理学系 生理学系 精神医学系
外科学系 基因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分子生物研究所 医学教育组 中医药学院
李嘉诚医学院研究中心 癌症研究中心 公共卫生研究中心 感染及免疫学研究中心
临床试验中心 眼科研究所 繁殖、发展及成长研究中心
艾滋病研究中心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
心脏血管研究所 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心、脑、内分泌及抗衰老研究中心
基因研究中心 医学及健康科学教育组  
牙医学院 口腔医学    
理学院 化学系[4] 生命科学学院 香港大学理论和计算物理中心
数学系 应用地球科学中心 应用光谱学及分析科学中心
物理系[5] 统计及精算学系 菌种多样性研究中心
数学研究所 地球科学系 植物生物科技医药研究中心
嘉道理研究所 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 生物分类学虚拟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公民社会及监督中心 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
社会学系 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
犯罪学中心 行为健康教研中心 政治及公共行政学系
民意计划 人类学研究中心 香港赛马会自杀研究及预防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研究生院
专业进修学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简称SPACE学院,跟其它学院一样,SPACE学院系香港大学的直属学院,为非牟利机构,致力于为在职人士提供有助个人、专业和事业发展的各种学习机会。经过50年的发展,SPACE学院成长为全球五大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之一,与纽约大学、伦敦大学齐名。不断为内地学员提供各类深造机会。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近60所海外的大学及教育机构有合作。学院的专业课程还与众多顶级国际专业协会资格挂勾。该校全院有大约900名全职工作人员,和2,000名兼职教员。成立至今已有180万人次修读过学院的课程。每年的报读人次超过十万,2007至2008学年,人数更相当于约20,000名全日制学生。
学院所举办的课程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高管课程,以及学士、副学士等,自2001年,香港大学SPACE学院就开始与内地高校开展合作,在内地推出各种专业应用型研究生课程,2010年正式成立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将更多优质课程带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现香港大学“为中国而立”的理念。迄今为止培养了5000多名具有前瞻视野、战略思维、专业出众、及执行力强的复合型高级商业管理人才。2013年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凭借其在内地发展的突出成绩,荣膺HKU SPACE颁发的2011-12年度「主席大奖」。
与一般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机构不同,经过50多年的发展,SPACE学院有着完整有效的素质保证机制。SPACE学院所有课程均由全职教学人员设计及管理,并由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兼职教员辅助。学院的学术质素保证机制由香港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评审,并获认定为典范。就读SPACE学院学生有很多已经是有各种学位的在职人员,他们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在专业方面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与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或者转换职业发展的跑道。在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SPACE学院为香港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力地助力了香港经济的腾飞。
数码港学院
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细胞生物研究中心,内分泌及糖尿病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中心,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认知科学中心,英语中心,电子商业科技研究所,通识教育组地理及土地信息系统研究中心,香港问题为本学习中心,国际电动汽车研究中心,运动及潜能发展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嘉道理农业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心脏血管研究所,妇女研究中心
课程内容
一学年共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有十五个教学周和三个评估周
每个学生一般要在一个学年内选读六十个学分(即一个学期三十个学分)
八成选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学科的范畴内,其馀两成则属中、英文法,电脑知识,通识教育及跨学系等自选科目
学术评估一般在学期尾进行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学系的日文课程、教育学院的言语及听觉科学课程和中文课程、法律学系的中国法律课程及中医课程外,港大所有课程均用英语教授,功课与笔试亦采用英文。
中文系的科目用广东话或普通话教授,选修的学生必须能操流利的广东话和普通话,并懂中文书写。
课程设置
经济学,金融学,经济金融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法学,社会科学,政治学与法学,英语教育,言语及听觉科学,运动科学及康乐管理,文学,新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电机工程,信息系统,环境生命科学,统计学,机械工程,电子及通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器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测量学,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医学工程,牙医,中医全科学士,护理学,食物营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及科技管理,会计及财,后勤工程及物流管理,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社会工作,动植生物工程学,生物讯息学
教学建设
立校以来一贯采用英语教学,其采用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香港大学一向推崇高素质教学,学生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特别鼓励学生参加对外交流,让其接触外国及外面文化。
对外交流
港大成立的“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每年为校内约十分之一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与世界逾一百五十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与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
大学排名
以下为香港大学在多个主要大学排名里的名次:
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3):世界第201-300位之间
QS世界大学排名(2013/14):世界第26位,亚洲第二,香港第一学府;
QS亚洲大学排名(2013):亚洲及香港第二位;[6]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2012-13):世界第43位,亚洲第3位,香港第一;[7]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声誉排名(2013):世界36位,亚洲第五,香港第一;[8]
香港大学已经连续三年(2010/11、2011/12及2012/13年)获《QS世界大学排名》评为亚洲第一,世界22至23位不等;[9-10] 另也曾获由同一机构发表,但与上述主要的世界大学排名不同的地区性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在2009及2010年列为榜首。[11-12]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有关院校一直强调,不同的大学排名均由不同的组织所制定,故没有划一标准,而且不同标准的比重在各个排名中亦有参差,各有利弊,故以上只为参考。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排名》于2013年的调查,港大在过去的数年内为中国内地状元赴港就学的首选。在同一年内,其亦是第二最受香港高考状元青睐的学府。
1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香港
2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
2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4 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5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6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7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韩国
8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9 韩国浦项工科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韩国
10 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日本
11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 日本
12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13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14 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15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16 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 韩国
17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新加坡
18 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 日本
19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中国
20 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中国台湾
21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 韩国
【全球排名 港大蝉联最多「香港第一」】
QS公布最新全球大学分科排名显示,港大有九科跻身世界首20位,压倒只有七科的科大,中大则有三科。其中港大土木工程位列全球第10位,是本港排名最 港大校长徐立之高的学科, 科大计算机科学及中大现代语言都排名全球第11。
3、校园环境
校园本部坐落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牙医学院及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部位于西营盘的菲腊牙科医院内。另有位于新界的嘉道理农业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鹤咀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
香港大学校园内设有4个文娱中心给同学使用,分别为: 徐朗星文娱中心、庄月明文娱中心、薄扶林文娱中心及方树泉文娱中心。 各文娱中心外分别设有剧场、食肆、排舞室、礼堂等设施供同学使用。其中某部分亦开放给公众使用,如位于庄月明文娱中心的两间食肆。另外于薄扶林道设有两个体育馆,分别为何世光夫人体育馆及赖蒙廉夫人体育馆,馆内有排球场、篮球场、手球场、壁球场、健身室及一个25米游泳池等设施。此外于沙湾径设有何鸿燊运动场,场内设有一个天然草及两个人做草场,可用作11人足球、曲棍球、垒球等活动. 此外亦设有6个胶地网球场及一个50米的标准游泳池。
本部大楼
香港大学建于1910年2月26日,这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本部大楼。大楼用文艺复兴期建筑模式的花岗石柱廊所支撑,顶部则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本部大楼不仅是文学院的大本营,张爱玲就曾于1939年在这里的文学院读书。这里同时也是港大学生拍摄毕业照的首选地。其中的陆佑堂,是电影《色戒》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
大学堂
位于薄扶林道山顶,揉合了都铎及歌德式建筑特色,引人注目。大学堂于1861年由苏格兰商人杜格拉斯兴建,作为公司总部及寓所,因此取名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个法国传道团买下了这幢建筑物,并大举修葺及增建,后于1953年迁出。香港大学在1954年收购了这幢建筑物,并自1956年辟作男生宿舍,改称大学堂。
大学堂之外有设计优雅的梯级,而于内部则有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及螺旋式楼梯,都是该建筑物的特色。多套香港电影曾于该建筑物取景,包括《流氓侠医》、《玻璃之城》等。
邓志昂楼是香港大学的一座古老建筑物,位于香港港岛薄扶林道本部校园,邻近薄扶林道,由邓肇坚爵士父亲邓志昂于1929年捐助建成,作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之用。
邓志昂楼为1座楼高3层之平顶建筑,外墙铺以洗水批荡,装饰花纹简朴。2楼外墙有5个小阳台。大楼于1931年9月28日由当时之香港总督贝璐爵士揭幕。现为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孔庆荧楼
香港大学孔庆荧楼是香港大学的一座古老建筑物,位于香港港岛薄扶林道本部校园,本部大楼出口对面。大楼于1919年落成启用。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为香港法定古迹。原为港大学生会大楼,现为文学院音乐系使用。
嘉道理楼
香港大学嘉道理生物科学大楼曾荣膺过亚洲最佳建筑物,原因是其拥有的高科技设计,足以与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分庭抗礼。
这座十层高的大楼由八支十米高的倒金字塔形支柱支撑,而在对称的钢质弧形屋顶之下,是大楼的核心部分 ── 拥有高科技含量的实验室。评审团指这座建筑物以崭新的手法演绎了完美的建筑概念,实验室的设备能配合日新月异的科学研究,不但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也减低了在建筑物改动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舍堂
“舍堂”是香港大学为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过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彼此学习,达致课堂和学术以外的“全人教育”。“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国剑桥、牛津等大学的“学院制”,但港大的舍堂从一开始就不具备学院的学术教学及独立招生功能,而衍化为只保留社交和课外教育功能的“舍堂”。舍堂主要是住宿性的,同时担当学生宿舍的角色,然而港大亦有纯粹供学生居住而没有任何学生组织的“学生住宿楼”。除此之外,港大亦有非住宿舍堂。舍堂的活动多姿多彩,但时间上多集中于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住宿生必须参加的。“学生住宿楼”只有男女各三十六个宿位,对于居于较远离港大的学生来说,变相只有舍堂可供选择。由于很多舍堂每年重新审订宿生资格(re-admission)是基于舍堂内活动的表现,希望专注学业或不希望参与太多课外活动的学生只能租住附近的私人住宅或申请非舍堂的学生宿舍(student flat),另外在外租房的内地学生可以得到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cedars)的经济补助。
现时香港大学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十三所住宿舍堂为:何东夫人纪念堂、利希慎堂、利铭泽堂、利玛窦宿舍、李国贤堂、圣约翰学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学堂、伟伦堂、马礼逊堂、李兆基堂及孙志新堂。三所非住宿舍堂分别为康宁堂、根德公爵夫人堂、李志雄纪念堂。其中何东夫人纪念堂及根德公爵夫人堂为女生舍堂,利玛窦宿舍、大学堂、马礼逊堂(本科生部分)及康宁堂为男生舍堂,其余为男女混合舍堂。另外利玛窦宿舍由天主教耶稣会主办、圣约翰学院由基督教圣公会主办,行政上皆独立于香港大学。
港大历史上还曾有圣母玫瑰堂,惟因故停办。明原堂于1992年搬迁,易名为利希慎堂。马礼逊堂曾于1968年停办,2005年重开;然而主办者已由伦敦传道会及后来的中华基督教会变为大学本身。
现时,香港大学拥有三个舍堂村,即是:
沙宣道舍堂村—沙宣道6号(1992年落成):伟伦堂,
利希慎堂,利铭泽堂,何善衡夫人堂(医科生宿舍);
赛马会第一舍堂村—薄扶林道91号(2001年落成):何东夫人纪念堂,施德堂,何添堂(多用途礼堂)(利玛窦宿舍虽然在地理上与舍堂村非常接近,但并非舍堂村的一部分);
赛马会第二舍堂村—薄扶林道109号(2005年落成):Morrison Hall、孙志新堂、李兆基堂;
另外,三个舍堂村之外还有University Hall(大学堂);
港大正计划于坚尼地城龙华街多兴建四所舍堂,预计将于2012年落成,耗资约五亿港元。2012年9月,位于坚尼地城龙华街的住宿书院(Residental College on Long Wah Street)已经部分入住。
图书馆
香港大学图书馆建于1911年香港大学创立之时。现包括总馆和冯平山图书馆、牙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法律图书馆、教育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等6个分馆。
根据香港图书登记法的规定,该馆接受所有在香港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缴送本。1988年6月,馆藏图书90余万册,现刊7500种,过刊8000种,缩微胶卷1.2万余卷,缩微平片约3万张,视听资料6000余件。登记的读者约3万人,阅览座位1400个,其中有800多个设在总馆。1987年,有工作人员165人。
  总馆拥有40余万册图书及非印刷型资料;不常利用的图书资料贮存校外。馆藏每年净增3.5 万册。总馆藏书中有关香港及中国内地、远东、东南亚等地的资料较为丰富。
  冯平山图书馆主要收藏中文图书。创办人冯平山(1860~1931)原为香港大学永远值理,任职期间,看到香港大学偏重英文,漠视中国文化,极为痛心。乃在香港大学内积极筹办中文学院。学院成立后为配合学院师生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需要,又捐赠一所专门收藏中文图书的中文图书馆,并对社会开放。1932年开馆前一年冯平山去世。为纪念他捐赠中文图书馆的功绩,特将该馆命名为“冯平山图书馆”。馆内设有普通阅览室和报刊阅览室。1951年划归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管理,成为香港大学图书馆的一部分。1961年香港大学图书馆新馆馆舍建成。1962年冯平山图书馆亦迁入新馆,保留冯平山图书馆的名称。原馆舍改为冯平山博物馆,由东方文化研究院管理。1984年,该馆中文藏书已达25万余册,期刊4500种,报纸114种。藏书中有善本400多种,其中有些是海内外名贵的珍本、钞本、孤本。此外,对香港、广东等地的地方文献收藏亦极为重视,如香港的史地、社会及文化资料,香港各社团、宗亲会、同乡会的出版物,广东省的资料、档案、族谱,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广东人的著述和广东机关团体的出版物等。
  医学图书馆藏有图书7万册,期刊1400种,缩微平片1万张。配备的计算机终端,除与ORBIT和DIALOG资料库联机外,还可检索澳大利亚MEDLINE网的资料。牙科图书馆藏有图书1.3万多册,期刊320种,缩微胶卷600卷和缩微平片 1.7万张。备有馆藏联机目录供读者利用。法律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期刊500种,着重收藏英联邦的法律资料。教育图书馆藏有图书1.6万册,期刊100种及2000多件非书资料。音乐图书馆藏有图书4000册,现刊40种和大约1500件非书资料。
4、学校领导
学校管理
《大学条例》(The University Ordinance)规定大学校监为香港的总督,即主权移交后的香港行政长官。大学校监为梁振英,副校监为李国宝,大学议会主席为冯国经,校长为徐立之教授,执行校长为王于渐教授,副校长为李焯芬教授、李行伟教授、麦培思教授、谭广亨教授。校长会同副校长执行大学议会订立的政策。
历任校长
1910 - 1912 卢吉勋爵 (Lord Frederick Lugard,香港第十四任总督)
1912 - 1918 仪礼爵士 (Sir Charles Eliot)
1918 - 1921 Prof. G. P. Jordan
1921 - 1924 Sir William Brunyate
1924 - 1937 康宁爵士 (Sir Hornell)
1937 - 1949 Dr. Duncan Sloss
1949 - 1964 赖廉士爵士 (Sir Linsay Ride)
1964 - 1965 纽鲁斯博士 (Dr. W. C. G. Knowles)
1965 Prof. A. J. S. McFadzean
1965 - 1972 Dr. Kenneth E. Robinson
1972 - 1986 黄丽松博士
1986 - 1995 王赓武教授
1996 - 2000郑耀宗教授
2000 - 2002 戴义安教授(署任)
2002 - 2014 徐立之教授
2014 - 马斐森
5、交通路线
23路:中环-香港大学西闸
上行:琴行街--新都城大厦--长康街--炮台山地铁站--清风街--皇仁书院--摩顿台--兴利中心--坚拿道东--北海中心--轩尼诗道官立小学--修顿球场--晏顿街--太古广场--香港公园--坚丽阁--明爱中心--些利街--楼梯街--坚道花园--豫苑--锦翠园--正街--香港大学东闸--香港大学西闸--何东夫人堂--蒲飞路巴士总站
下行:蒲飞路巴士总站--何东夫人堂--香港大学西闸--香港大学东闸--正街--锦翠园--豫苑--坚道花园--楼梯街--些利街--明爱中心--坚丽阁--香港公园--太古广场--晏顿街--修顿球场--轩尼诗道官立小学--北海中心--坚拿道东--兴利中心--摩顿台--皇仁书院--清风街--炮台山地铁站--长康街--新都城大厦--琴行街
6、知名校友
孙中山 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傅秉常 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中华民国司法院副院长
林谋盛 陆军少将、新加坡民族英雄
何鸿銮 港英政府官员,何启东家族成员
卫奕信 前香港总督
曾钰成 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的首任主席,现任香港立法会主席
张爱玲 中国现代女作家
朱光潜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胡燕青 香港著名基督徒作家、诗人,浸会大学副教授
林燕妮 香港著名女作家,素有“才女”的称号
王宠益 病理学家,香港大学首位华人教授
黄丽松 香港大学首位华人校长,化学家
简悦威 国际知名遗传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位华人院士
郭斌和 语言文学家
何建宗 红潮研究专家、香港公开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和环境学课程主任
梁智仁 香港公开大学校长及世界矫形及创伤外科协会主席
李心平 国际胆管及胆石权威,现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
袁国勇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世界知名的传染病专家
范上达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科学系系主任,肝脏移植权威,有“换肝之父”之称
周锡年 香港富商,为香港首位华人耳鼻喉科医生
方心让 香港著名骨科医生,香港复康会创办人
庄月明 香港富商李嘉诚的表妹兼发妻
马时亨 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任志刚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任总裁
许鞍华 香港著名女导演
梁乃鹏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行政主席、联意制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载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载通国际九龙巴士董事长
李汶静 无线电视中英文台记者、新闻主播及公共事务部节目主持及监制
黄沾 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
林夕
姚明
原名梁伟文,华语乐坛著名词作家
姚明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华人运动员之一,曾获7次NBA“全明星”。被中国体育总局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篮球杰出贡献奖”。
7、文化传统
校徽
香港大学的校徽根据英国纹章院的建议而订立,并于1913年5月14日获得包含校盾和校训的纹章。早于1912年10月,香港大学已于一封给纹章院的信中提到了盾形纹章的设计。但设计者为谁已不可考,可能是一位熟悉纹章学的欧洲人。从纹章的设计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学兴办者对香港大学的期望,希望将大学发展为一所中西合壁的大学。而背景的蓝、绿色分别代表大学所在的香港岛和四面环海的景致[15] 。现时采用的盾章是根据1958年纹章院的绘图订立。
校训
香港大学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对应拉丁文为Sapientia Et Virtus。
校纹
在1981年,香港大学建校70周年时,大学向纹章院申请一个完整的纹章,添加部分包括冠顶及扶持盾牌的兽形,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英国纹章院批准。香港大学因此成为香港唯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15] ,显示出大学历史悠久的一面。纹章里(校徽外)有三头生物。居顶的是代表英格兰的小狮子。左面是代表中国的龙,右面是代表英国的狮子,脚踏着的草地代表香港岛。三头生物都系著翡翠项饰。头盔与彩带代表勇敢的骑士。
8、招生录取
入学方式
1、通过高考,香港大学在评核考生时会先参考考生的高考总分及英语单科成绩,如考生达到一定的水准,会被邀请参加面试。然而,在决定录取名单时,港大会综合考虑考生各方面的成绩。
2、参加国内预科班,语言达到标准后赴香港读香港[17] 大学副学士,副学士毕业两年毕业后可以申请入读香港大学大二或大三课程(根据副学士期间成绩决定入读年级)。
申请要求
副学士、高级文凭:高中在读生或者应届高考生,持高中学历的成年在职工作人员或者大专学生。
本科: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应届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报读香港大学。
研究生:申请人必须持有认可大学颁授的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在课程开始之前若能获取所需学历资格亦可申请入学。此外,某些学位课程会有更具体的要求,会通过安排笔试或面试进一步测试申请人就读该课程的能力。
招生计划
2013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2013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已经启动,将在内地招生300人左右,所有想申请的内地学生都可登录香港大学的网站报名。
2012年,香港大学与剑桥大学推出了联合招生计划,这个计划受到众多内地学生的欢迎。在报考港大的12438名考生中,超过5000人同时报考了这个项目。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建筑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chitecture 香港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Housing Management 香港大学房屋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香港大学园林建筑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ervation 香港大学房屋保护学理学研究生学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onservation 香港大学建筑保护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香港大学建筑计划管理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Real Estate 香港大学不动产学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Urban Planning (Full-time)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全日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Urban Planning (Part-time)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业余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Urban Design 香港大学城市设计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Design and Management) 香港大学各学科间设计及管理学理学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文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香港大学香港国史研究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香港大学汉语言文学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Studies 香港大学英语研究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Linguistics 香港大学语言学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香港大学文学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Buddhist Studies 香港大学佛教学文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Fine Arts in Cre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香港大学英文创意写作艺术研究生学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nglish Studies 香港大学英语研究研究生学位
PD Certificate in Chinese Language 香港大学汉语言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商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香港大学商务管理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Global-Asia) 香港大学高级商务管理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Economics 香港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Finance 香港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牙医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Dental Surgery - Endodontics 香港大学牙髓学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Implant Dentistry 香港大学牙齿植入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Dental Surgery -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香港大学口内与上颌科牙科研究生学位
MDS -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aedics香港大学 畸齿矫正学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aediatric Dentistry 香港大学儿童牙科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eriodontology 牙香港大学周病学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in Dental Surgery - Prosthodontics 香港大学假牙修复学牙科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Dental Materials Science 香港大学牙科材料学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munity Dentistry 香港大学牙科群落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General Dentistry 香港大学牙科理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Implant Dentistry 香港大学植入牙医学理学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教育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Education 教育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信息教育学理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图书信息管理理学硕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 教育学研究生学位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dvanced Educational Studies 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历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学理学硕士
M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rnet Computing 电子商务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房屋设备工程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环境工程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Project Management) 公共建设管理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结构工程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电子工程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程管理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理学硕士
MS in Engineering in Energy Engineering 工程学理学硕士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法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Laws 法学硕士
Master of Laws in Chinese Law 中国法法学硕士
Master of Laws in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Law 公司法法学硕士
Master of Laws in Human Rights 人权法法学硕士
ML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法法学硕士
Master of Laws in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仲裁纠纷法学硕士
Master of Common Law 不成文法硕士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医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stream of Internal Medicine 中医内科学硕士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中医针灸硕士
Master of Medical Sciences 中医学硕士
Master of Nursing 护理学硕士
Master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Psychosis Studies) 心理学医药硕士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Chinese Medicines 中医药学理学硕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儿科研究生学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Community Geriatrics 老年社区研究生学位
PD in Commun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药学研究生学位
PD in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 in Internal Medicine内科诊断和医疗研究生学位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学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理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理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的应用理学硕士
MS in the field of Food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食品业的管理和营销理学硕士
MS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and Toxicology 食品安全和毒理学理学硕士
Master of Statistics 统计学硕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arth Sciences 地球科学研究生学位
香港大学研究生专业录之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Arts in China Development Studies 中国发展的研究文学硕士
Master of Arts in Transport Policy and Planning 运输政策和规划文学硕士
Master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硕士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国际时事硕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国际事务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Journalism 新闻学硕士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Journalism 新闻学研究生学位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Behavioral Health 行为保健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Counselling 辅导学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Criminology 犯罪学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Gerontology 老年医学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Mental Health 心理健康社会科学硕士
MSoSc in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社会服务管理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Social Work 社会福利工作社会科学硕士
Master of Social Work 社会工作硕士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Psychology 心理学研究生学历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地理信息学研究生学位
报名程序
递交申请
申请表格可于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网址下载。
递交申请表格时必须附呈以下文件:
身份证复印本 (必须以‘A4’纸张复印);
高中成绩表复印本 (必须以‘A4’纸张复印);
已缴交入学申请费之证明 (汇票或汇款单据正本);
申请人亦需在国家统一高考放榜后把高考成绩单传真到本校中国事务处。
申请人于申请表上所填写之数据只作申请入学之用。申请人须确保所有填写的内容真确无误,本校有权要求申请人出示有关证明以作核对;若申请人不能提供所需数据,本校有权拒绝其申请,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所有已缴交的申请费及/或学费亦不会退还。
所有的申请结果及考试安排将在网上公布,申请人如有任何查询,请与本校中国事务处联系。若需更改个人资料,请以书面形式通知本校。
所有填妥的申请表格须于二零零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或以前邮寄或直接递交本校中国事务处。逾期申请,概不受理。
申请费用
二零一叁年至二零一肆年度入学申请费为港币三百五十元正;无论录取与否,入学申请费一经缴交,概不退还。
填表须知
1、除特别列明外,申请表格须以英文填写。
2、申请人填写申请表格前,请先阅读香港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2012-2013 。
3、申请人须于申请表内清楚注明其户籍及学籍所在地的省份或城市的名称。
4、申请人须于申请时按优先次序列出所选报的三个课程。
奖学金
为鼓励更多优秀的非本港学生报读港大,港大作出了提高奖学金额度和受益学生数量的决定。香港大学针对非本港学生的奖学金提高到1亿元港币,名额为120名,每个专项奖学金最高可达每年港币10万元。当中约80个名额是针对内地招收的250 名自费学生。另外,港大每年共有约一千项不同类别的学术性奖学金/奖项供所有港大本科生申请。
 
责任编辑:Hongkong

上一篇:香港城市大学

下一篇:香港浸会大学

 
QQ在线咨询
北京总公司热线:
13381172296
厦门分公司热线:
0592-218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