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列举下我们游玩的经典项目:冬宫、夏园、黄村(普希金城)、涅瓦河游船、夏宫(喷泉城)、圣三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啼血大教堂、彼得保罗要塞、斯莫尔尼宫、夜游涅瓦河看断桥……下面来大概介绍下圣彼得堡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俄罗斯共有1.4亿人,其中莫斯科900万,圣彼得堡450万人,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是俄罗斯的旧首都,被称作“北方首都”、“北方威尼斯”。圣彼得堡的最大特点是城市建筑和街道都保持了沙皇年间的风貌,我们在那里旅游看不到旧城改造的影子,当地人说:圣彼得堡的房子不管产权如何变,房子外观无论多旧也是绝不允许动的,要变只能改变内部,我们走在圣彼得堡就像穿越在300年前的沙皇时期。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古旧的房子和桥,这才是真正的文物(古迹),而不是人造的文物。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亚茨岛(兔子岛)上建立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00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它有42条河,靠5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故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 中心城区在涅瓦河的南岸,全市最繁华的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瓦西里岛区、彼得格勒区和维堡区,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保罗要塞、狮身人面像、冬宫与皇宫广场、夏园、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彼得大帝雕像、青铜骑士像、喀山大教堂、啼血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使圣彼得堡成为著名的科学文化城。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果戈里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城内拥有400多所科研机构,40多所高等院校,500多座古典风格的宫殿式建筑,100多座艺术园林,100多所博物馆,数不清的教堂,大量的雕塑、纪念碑,光剧院就有40多座,有大量的图书馆。该城的人文素质很高,普通人家里都挂着油画,成排的书。圣彼得堡满街的雕像,没有人去损毁,这里的有轨电车有100多年的历史。圣彼得堡整个城市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第八个旅游城市。 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希特勒扬言:“让彼得堡这座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消失。”俄罗斯人开始了艰难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城市的人们每天只能得到25克面包,许多人被饿死,冻死。但苏联红军不屈不饶,拼死反抗,没有让敌人再前进一步。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约有70万人在围困中死去,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战后人们重建家园,将被法西斯炮火毁坏的古迹一一修复,经过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艰苦劳动,这座城市又再现昔日风采,在我们参观冬宫时还见到正在修复的部分宫殿。 值得指出的是:俄罗斯的两位总统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毕业于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就在原来的俄罗斯科学院的旧址,这种政治因素使圣彼得堡在如今的俄罗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圣彼得堡还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几乎没有黑天,在我们居住的几天(5.4---5.9)我就亲身经历了白夜,在夜里3点算是天黑了,可是4:00天就亮了。 我们是幸运的——5.9早上刚一出门,就碰到了人群队伍朝着一个方向走,由于我们住在涅瓦大街上,所以一出门就被这景象吓到了,警察全部出动。我们也果断地加入了队伍。犹豫起的有些早,脑袋反应速度实在是让人着急。走了约半小时,谜底揭晓了——胜利日!乌拉!终于反应过来了。我们来到了冬宫广场。俄罗斯的军事装备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坦克、装甲车、陆战队……可惜梅德韦杰夫在红场……又错过了。
彼得大帝雕像
我在冬宫内的一个大厅
夏宫 喷泉城 波罗的海芬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