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校取消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以下这些消息~ 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在近日高调宣布,标化可选延长4年,2027届——2030届的学生,哈佛都不再看标化成绩。
哈佛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考虑他们的申请,即使没有SAT,学生们也可以提交任何能体现他们在中学期间的成就和对未来承诺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实早在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各校就调整了本科招生政策,对标化成绩采取“Test Optional”方式,也就是:申请人决定自己要不要提交SAT/ACT成绩。
甚至加州大学还官宣,加州大学将永久终止SAT/ACT作为招生审核标准,并且未来也没有任何SAT/ACT考试的替代方案。 不过在今年3月28日,MIT麻省理工宣布将恢复要求申请者提交SAT/ACT成绩,也就是说,从2023秋季开始,申请MIT就要提交标化成绩了。 另外,不少美国高校也在23fall申请中继续豁免GER成绩,成都summy老师总结如下表。
2 这意味着什么 那么这些美国名校的招生政策变化代表了什么呢?对于我们申硕的同学又有什么参考意义呢? 我一直都提倡从底层逻辑去分析问题,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美国多校取消或者选交标化成绩呢? 首先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口罩原因,导致不少SAT、ACT考试场次取消,这是让学生和学校都着急上火的事实。 但表面上看是因为疫情之下的无奈之举,实际上则很有可能是“蓄谋已久”。 这些年来美国专家都一直在质疑SAT的价值。他们认为这样的考试,只能通过成绩证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评判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学术潜力等。 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顶尖大学由于采取了不强制标化政策,申请量飙升。比如去年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哈佛学院收到5.7万份申请,创历史记录,直接导致放榜时间延迟。 而这一波操作直接给学校带来两个利好。 一是更多申请量大幅度增加意味着学校能从更多人中择优选人才,更大可能性获得更优人才,也能提高筛选率,体现名校的逼格; 二是当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放弃提供成绩,学校招收的学生平均分就提高了,毕竟标化成绩是不少大学排行榜的重要指标。 总体来说,成都申友summy老师想告诉你的就是,“名校选交标化”对于这方面不擅长的同学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名校只是“降低投递门槛”而没有“降低录取门槛”,如果怀着捡漏的心理去申请,大概率也是空欢喜一场。 3 请突出软实力 从以上这些信息,我们又得出了之前经常讨论的一点,想要申请国外名校,除了上文上中反复提到的“标化”,中国学生更需要注重的是“软实力”,这也是跟国内考研去对比的一个巨大区别。 比如从哈佛大学往届录取学生信息中就可以看出,他更倾向多元化、专业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生。 |